1、
電影里的唐伯虎是用裝病來回絕寧王朱宸濠的征召。
歷史上的唐伯虎,確實曾應(yīng)寧王朱宸濠之聘,去江西做官。
但唐伯虎在寧王幕下工作了半年,發(fā)現(xiàn)寧王總是在做不法的事,預(yù)料到寧王必反。有一次,寧王派人送禮物給唐伯虎。唐伯虎就故意脫光了衣服,赤身裸體蹲在地上。同時還當(dāng)著送禮人的面,動手玩弄自己的丁丁,并譏諷斥罵送禮人。
眼球被強奸的送禮人,只得帶著禮物回去,稟報寧王自己看到的一切。寧王一聽,頓感心里有千萬只草泥馬奔過,把唐伯虎這個瘋子送回家。
不久之后,寧王集結(jié)兵馬造反,但最終大敗,寧王與諸子兄弟一起為王守仁所俘。明武宗將其廢為庶人,伏誅,除其封國。因為早脫身,唐伯虎未受牽連。
注:這段材料出自明朝馮夢龍《智囊全集》,清朝成書的《明史》只簡略記錄「佯狂使酒,露其丑穢。宸濠不能堪,放還?!柜T夢龍所處時代更早,應(yīng)以《智囊》為準(zhǔn)。
在此安利一下《智囊全集》,其收錄了多本史書里的智慧故事,本答案多段材料都取自此書。
2、
魏王送給楚懷王一個絕色美女魏姬。寵妃鄭袖見狀不但不嫉妒,還待魏姬特別好,今天送件衣服,明天送套首飾。魏姬身在異鄉(xiāng)為異客,見到鄭袖這個好姐姐對她如此貼心照顧,不由感恩戴德。楚懷王看在眼里,也稱贊鄭袖的賢德不妒。表面上二美人和諧相處,其樂融融。
時機成熟后,鄭袖便神秘兮兮對魏姬說,楚懷王不喜歡魏姬的鼻子。魏姬從此見到楚懷王,都注意掩著鼻子,想把最美的一面展示給楚懷王。楚懷王不解,認為鄭袖與魏姬是好姐妹,肯定知道內(nèi)因,找來鄭袖詢問。
鄭袖表現(xiàn)得相當(dāng)為難,不愿回答。楚懷王一再逼問,鄭袖才說「她是在嫌大王體臭」。楚懷王聽了暴怒,下令讓人把魏姬的鼻子割掉了。
3、
以下故事是鄭袖宮心計的2.0版本: 買車間隔離柵到安平尚玖鋅鋼護欄網(wǎng)廠
袁術(shù)有一日登揚州城,在民眾間看到一位特別漂亮的姑娘。召來一問,原來她是司隸馮方的女兒,因戰(zhàn)亂逃到揚州城來。袁術(shù)于是收納馮氏進后宮。
馮氏的顏值有多高呢?史書記載「國色也」,那可是形容大喬小喬美麗程度的詞。袁術(shù)能得到如此美人,自然將獨寵馮氏,后宮眾姬妾都被冷落在一邊。
于是,這群女人裝作知心姐妹一般忠告馮氏:「殿下特別欣賞有節(jié)志的人,妹妹如果平時多在殿下面前哭泣,表明自己不忘國破家亡的處境,殿下肯定會更加喜愛妹妹?!柜T氏不疑有詐,真的一見袁術(shù)就掉眼淚,感傷自己的處境,袁術(shù)也心有觸動。
一夜,女人們偷偷潛往馮氏宮中,按手腳的按手腳,勒脖子的勒脖子,將馮氏絞殺。畫面太慘不敢想,大家可以腦補明朝時眾宮女謀殺嘉靖帝的場面。
當(dāng)袁術(shù)發(fā)現(xiàn)馮氏的尸體吊在廁所里,再聯(lián)想她往日的舉動,悲傷地得出結(jié)論——馮氏為自殺。
(拓展閱讀:古代后宮是否真像宮斗劇里演的那么血淋淋? - 凡爾禮的回答)
4、
西夏王朝奠基人是李繼遷,他的孫子就是西夏開國皇帝李元昊。那時黨項族已投附宋朝,但貴族內(nèi)部爭奪權(quán)位激烈,李繼遷于是心生離意。漢人謀士張浦就教他一招:假稱自己的乳母過世。
李繼遷準(zhǔn)備了一口大棺材,但里面沒有所謂的乳母尸體,而全部是衣甲兵器。他和族人一同送葬,把棺材抬出城外。守城的官員見是送葬隊伍,就沒有開棺檢查。 一行數(shù)十人就這樣光明正大地混出銀州城外,然后跨上駿馬,狂奔至離夏州300余里的地斤澤,自立政權(quán)。
5、
項羽的亞父范增多次建議項羽除去劉邦。特別是在鴻門宴上傳召項莊舞劍,幾乎要成功殺死劉邦。劉邦被困滎陽時,陳平心生一計,以離間項羽和范增。
項羽的使者來到漢營,漢營先是先給他準(zhǔn)備了的豐盛筵席。正當(dāng)使者心滿意足地準(zhǔn)備用餐,端飯菜的人假裝驚愕地說道:「我以為是亞父的使者,沒想到反而是項王的使者?!褂谑且呀?jīng)放在桌上的豐盛筵席全都端回,換上了難以下咽的粗菜惡飯。
受了氣的使者回來報告了項王,項王就懷疑范增私通漢軍,漸漸剝奪他的權(quán)力。最終范增決定離開楚軍,未到彭城便背上生毒瘡發(fā)作而死。
6、
東晉時期庾氏一族為外戚,是太后庾文君的娘家。庾亮輔政時策略失當(dāng),導(dǎo)致各勢力間矛盾激化,蘇峻以誅殺庾氏一族為名謀反。
庾姓諸人四處逃散,吳郡太守庾冰是庾亮的弟弟,也棄官逃亡,只有一小兵相隨。一路上,庾冰躲在船內(nèi)粗席下,由小兵劃船,兩人行至錢塘江口。
小兵就干脆進城買酒,喝得醉醺醺再回到渡口,故意大聲對著搜查的士兵喊到:「你們不是要找吳郡的庾冰嗎,他就在這船上?!乖绞沁@樣喊,士兵們越是不相信,認為他是在發(fā)酒瘋沒理他。庾冰因此平安過江,藏身在山北的魏家。
7、
隋唐時期東??ぃń窠K海州)有一人叫郭純。郭某人頗有心機,趁著母親去世,玩起了花招來騙政府表彰。
烏鴉雖然歷來不討人喜歡,但還是因「烏鴉反哺」成為孝心的象征之一。郭純就專門準(zhǔn)備一些烏鴉愛吃的食物,一個人在母親墳前哭前就先在地上撒上大把的食物,把一大群烏鴉都吸引過來。幾次下來,類似「巴甫洛夫的狗」,這群烏鴉被訓(xùn)練成了「郭純的烏鴉」。
注:《朝野僉載》的版本是「群烏」,《智囊全集》的版本是「群鳥」,《朝野僉載》是原版。
待有人在場的時候,郭純就不撒食物。但烏鴉一聽他開始哭,就像聽到口哨一般,紛紛飛來。鄉(xiāng)里鄉(xiāng)親們自然也不知道烏鴉其實是在等喂食,而是被深深感動了,口耳相傳著:「郭純多孝順,孝感動天,烏鴉都被他吸引來了。」很快,官府的人就過來給郭純立孝子牌坊了。
8、
唐朝時,瀛州饒陽縣(今河北境內(nèi))有個叫劉君良的人。劉家兄弟們到了到了第四代仍不分家,一直住在一起,毫無私心。有一年,饒陽縣鬧起了饑荒。劉君良之妻心里就很不舒服,不滿糧食要與丈夫堂兄弟們分享。
劉君良之妻就偷偷瞞著眾人,把劉家大院里那幾棵樹上的鳥巢里的小鳥都捉出來,給它們重新分配父母。公鳥母鳥一回巢就分辨出巢里的幼鳥不是親生的,于是公鳥母鳥們?yōu)閵Z回幼鳥開展了一場大斗毆。這一壯觀的群鳥互咬互啄的戲碼,馬上引發(fā)了劉氏一族的好奇,紛紛圍在樹下觀看著。這幕后的導(dǎo)演——劉君良之妻,不失時機地偷偷向丈夫吹起了耳旁風(fēng):「你看,如今饑荒這樣嚴(yán)重,連鳥兒都因搶食物而打斗。我們家還要和你的兄弟們共享糧食嗎?」
劉君良看著動物世界的奇妙,就沒有排斥老婆說的話。下定決心,還是和堂兄弟們分家了。
直到一個月后,劉君良才得知群鳥斗毆的大戲不過是妻子為了分家而導(dǎo)演的。立即把堂兄弟們召集起來,哭著陳述了真相,當(dāng)場休妻。
9、
王守仁出身高貴,父親是明朝成化十七年的狀元王華,官至南京吏部尚書。不過王守仁十二歲時,親母鄭氏去世,新來的繼母趙氏待他很不好,常虐待他。父親還在京城任職,王守仁無從求救。因此,王守仁就自己動腦筋,智斗惡繼母。
第一回合,王守仁一連幾天半夜起床,把茶盤從佛堂里拿到佛堂外。繼母每天早上去佛堂敬佛時,都能看到茶盤莫名其妙地移位了,以為發(fā)生了什么靈異事件,心里發(fā)毛。但并沒有改變對繼子的態(tài)度。
第二回合,王守仁先去郊外找捕鳥人,買回一只長相奇怪的怪鳥。并且買通巫婆,兩人商量好臺詞。繼母這天一起床,就看到床上多了一只怪鳥,嚇得不輕,以為有鬼魅作祟,趕緊找來巫婆。巫婆故作神秘地說道:「在陰間的鄭夫人對你虐待她親兒很生氣,上告天帝,現(xiàn)在天帝派陰兵下凡拘捕你的魂魄,被中的怪鳥,就是陰兵的化身?!?/p>
繼母聽了這話,嚇得臉色發(fā)青,下跪謝罪。王守仁這時也下跪向天帝求情,巫婆故意連聲嘆息離去。繼母被感動了,從此視王守仁如己出。
10、
當(dāng)嚴(yán)嵩還是禮部尚書時,夏言是內(nèi)閣首輔。嚴(yán)世蕃在尚寶司少卿的位置上大收賄賂,被夏言得知,準(zhǔn)備上報給嘉靖帝。
嚴(yán)嵩父子相當(dāng)恐懼,上夏府求情,夏言稱病不見,嚴(yán)嵩父子就賄賂看門人。一進入夏言的臥室,兩父子就不顧尊嚴(yán),在夏言床前長跪不起,痛哭流涕,求夏言放嚴(yán)家一馬。
看到這樣情景,夏言一時心軟就沒有上告,不過嚴(yán)嵩父子也因此更加恨他。之后夏言反被嚴(yán)嵩父子陷害,被嘉靖帝下令斬首。
11、
北魏節(jié)閔帝元恭,本是北魏宗室。因為深知皇權(quán)斗爭的可怕,元恭長期都在偽裝啞巴,以逃避各方爭斗。
孝莊帝元子攸是元恭的堂弟,他懷疑元恭是在裝啞巴。有天夜里就派了一個人假裝強盜去搶劫元恭,拿著刀劍對著元恭作勢要殺,想逼元恭在驚嚇中叫起來??墒窃Ъ词故沁@樣,也不發(fā)一聲。他只是對強盜張大嘴巴,用手指著舌頭,表示自己真說不出話。這樣一來,孝莊帝不能不相信元恭是真啞巴,只得放他回家。
12、
慶親王為了討好慈禧太后,把麻將牌引入宮中。除此以外,他還派遣自己的小老婆和兩個女兒入宮陪慈禧打麻將。
慶親王家的女眷們會和慈禧身邊的宮女串通,宮女通過打手勢告訴她們慈禧手中的牌,她們就可以恰到好處地輸牌給慈禧,讓慈禧成了常勝將軍。慈禧贏錢后非常開心,她們就可以不失時機地向慈禧提出一些請求,慈禧自然也會答應(yīng)。慶親王付出的是銀票,得到的是政治利益,相當(dāng)劃算。
13、
王羲之童年時很得堂伯父王敦(西晉駙馬,東晉開國功臣)的喜歡。王敦經(jīng)常把王羲之帶在身邊,有時安置在帥帳里和他同吃同睡。晉元帝是被扶上位的,大權(quán)都掌握在王導(dǎo)與王敦這兩堂兄弟之手,于是晉元帝在謀劃著弱瑯邪王氏權(quán)力,王敦也在圖謀篡奪皇位。
注:故事的主角,《晉書》里是王允之,成書更早的《世說新語》里是王羲之,故采用后者。
有一天,王敦的心腹錢風(fēng)進入臥室與王敦謀劃陰謀,但他倆都忘記了床上還躺著個沒起床的王羲之。王羲之其實已經(jīng)醒來了,聽到兩人的對話,嚇出一身冷汗,躺在床上不敢動。王羲之機智之下,用手摳出口水,把頭臉和被褥都弄臟,繼續(xù)閉眼裝睡。過了一會,王敦和錢風(fēng)果然想起了床上的王羲之,準(zhǔn)備殺人滅口。但王敦察看王羲之滿臉滿床都是口水,相信他一直沒醒來,或許也是不忍,就放過了王羲之。
待王敦真的起兵造反的時候,堂兄王導(dǎo)不愿同流,堅持捍衛(wèi)東晉皇室。正巧王敦得了急病,王導(dǎo)知道了,便率領(lǐng)族中子弟發(fā)喪。假消息一傳出,全國上下都認為王敦死了,于是斗志高昂,不畏叛亂。王敦之亂很快被平定下來。王導(dǎo)這一計謀,估計是《讓子彈飛》結(jié)局里張麻子殺黃四郎替身這一段情節(jié)的靈感出處。
14、
漢昭帝后期,趙廣漢擔(dān)任潁川太守。這時的潁川地方勢力強大:豪門大族之間互相連親,而官吏間也都互結(jié)朋黨。
趙廣漢便授計值得信賴的部屬,外出辦案時,一旦罪名確立就依法處罰,同時故意泄露當(dāng)事人的供詞,目的在于制造朋黨間的猜疑。此外趙廣漢又命屬官設(shè)置意見箱,再命人投遞匿名信,然后向外散播這些信都是豪門和大族的子弟寫的。
正如趙廣漢預(yù)料的,原本很要好的豪門和大族,因為謠言而互相攻擊而翻臉成仇。不久豪門和大族所各自結(jié)成的小團伙都陸續(xù)解散,社會風(fēng)氣大為改善。
15、
北宋將領(lǐng)種世衡,想招撫西北的羌人。當(dāng)時的慕恩部,正是羌族中最強大的部落。
一天晚上,種世衡熱情邀請酋長慕恩到軍帳中飲宴。酒宴中,種世衡喚出一名美麗的侍女出來勸酒,慕恩看到漢族美女頓時興致大增。酒過三巡,種世衡故意起身走到里間,給慕恩制造機會。
果然,慕恩忍不住對侍女動手動腳。這時種世衡奪門而入,看到這情景,裝作很意外,兩眼直瞪著慕恩。慕恩大驚失色,趕緊伏地請罪。種世衡轉(zhuǎn)怒為喜,隨即把侍女送給了慕恩。經(jīng)過這一番胡蘿卜加大棒的手段,慕恩對種世衡忠心耿耿。
16、
燕國人李季喜歡出遠門,他妻子便私下和某士通奸,仆人們都知情。
有一天,李妻正與情人在家偷情,李季卻從外面回來了。情人正在屋內(nèi)無路可逃,李妻非常擔(dān)憂,女仆給她出了個主意,讓情人脫光衣服,解開發(fā)結(jié),大大方方地走出去。
李季眼見一裸男從自己面前走過去,相當(dāng)詫異,問妻子和周圍的仆人們,可他們一個個都不承認看到有裸男走過。李季驚恐道:「莫非我見到鬼了」,李妻表示贊同。李季就讓仆人們用蘭草煮的水來給他洗澡,以去除晦氣。
17、
曹操的馬鞍在倉庫里被老鼠啃嚙,管理倉庫的庫吏相當(dāng)害怕,想要自綁雙手去認錯,但仍然懼怕不能免罪。曹沖知道了,就讓庫吏晚幾日再自首。
曹沖于是拿刀戳穿自己的單衣,就像老鼠咬嚙的一樣,假裝不高興。曹操看見了就問他原因,曹沖回答說:「民間風(fēng)俗認為老鼠咬了衣服,主人就會不吉利?,F(xiàn)在單衣被咬了,所以難過。」曹操為了安慰愛子,就說:「那是瞎說,用不著苦惱?!?/p>
庫吏把老鼠咬馬鞍的事情匯報上來,曹操笑著說:「我兒子的衣服就在身邊,尚且被咬,何況是掛在柱子上的馬鞍呢?」一點也沒責(zé)備庫吏。
18、
《閱微草堂筆記》有記錄一件事:
紀(jì)曉嵐小時候聽說,某大戶被盜賊搶劫。因為大戶懸賞捉拿,眾盜賊半年時間就被都逮捕歸案。
盜賊們都被判了死刑,但大戶仍不解氣,賄賂獄卒,讓獄卒想盡各種方式折磨盜賊們。盜賊們被折磨得腿上都長了蛆蟲,生不如死。想死也死不了,因為獄卒就是不斷他們的飲食。
盜賊們氣憤至極,決定與大戶同歸于盡。他們誣告自己除了搶劫,還強奸過大戶家所有女性成員。雖然官府不予采信,但流言還是傳出去了。與大戶家不睦的人更是賣力地宣傳此事,使得大戶家的名聲徹底被玷污,大戶追悔莫及。
19、(牛浦例、和尚例為10月13日補充)
《儒林外史》雖為小說,但里面寫的騙術(shù)應(yīng)取材于現(xiàn)實,所以還是記錄下來。
第十五回里,馬二先生在杭州丁仙祠巧遇了一個洪憨仙。洪憨仙自稱活了三百多歲,而且懂得「燒銀」之法。洪憨仙送給馬二幾塊黑煤,馬二每燒一塊煤,就能得到一錠細絲紋銀,馬二相當(dāng)驚喜。另一人胡三公子還決定拿一萬兩銀子,托洪憨仙修制藥物。已經(jīng)定好了日子,洪憨仙卻病重幾日,直至過世。馬二才從洪憨仙的女婿那里得知,洪憨仙才六十六歲,燒煤成銀的絕技,不過是事前把銀子用煤煤黑罷了,洪憨仙結(jié)交馬二是要借馬二來騙胡三公子。
第二十二回里,有一個窮困青年叫牛浦,無父無母,與七十多歲的爺爺經(jīng)營小香蠟店為生。恰好有一位筆名叫牛布衣的牛姓老學(xué)者寓居在附近的甘露庵,牛布衣雖然沒有功名,但寫的詩非常有名,受很多文化人(包括高級官員)的尊敬。牛布衣因病過世,牛浦就頂替他的身份,拋棄原來的妻子,去外地見那些敬仰牛布衣的官員,得到他們的幫助,還娶了黃姓商人家的女兒。
第二十四回里,一個和尚看到山中有人放著很多牛,起了歹心。把鹽搽在頭上,挑一頭極肥的牛,就跪在牛面前哄牛吐出舌頭來舔他的頭。牛一舔著鹽眼睛就會流出淚來,和尚就馬上編一個「父親轉(zhuǎn)世成牛,見到親兒流淚」的故事,一再乞求牛主人把牛讓給他。壞和尚一回寺院馬上就把免費得來的牛轉(zhuǎn)手賣了。后因賣牛時價錢起了糾紛,才被知情的鄰居向知縣爆料出來,壞和尚就被罰打二十杖。
第五十一回里,鳳四老爹坐客船去杭州,同船有個客人是收絲的小商人。晚上,一個四十多歲的瘦漢和一個十八九歲的婦人劃著小船,靠攏他們的客船。船上婦人趁著其他人離開船艙,就勾引收絲商人。婦人從小船爬上客船,與商人一番云雨,商人事后睡著,婦人就偷走他行李內(nèi)二百兩銀子。第二天早上,收絲商人發(fā)現(xiàn)被竊,急得哭了。鳳四老爹是個仗義人,就幫他追到了小船,才知道這一男一女原來是夫妻。鳳四老爹從他們手中搶回銀子,還給了商人。
20、
明神宗時期,順天府有一生員叫皦生光,堪稱斯文敗類。
比如有一鄉(xiāng)紳到處訪求玉杯,想送給權(quán)貴做為壽禮,曾委托過皦生光,皦生光就拿著一對玉杯以五十兩賣給鄉(xiāng)紳。過了幾天,卒吏匆忙的押著吵鬧不休的皦生光和一宦官到了鄉(xiāng)紳家。皦生光此時宣稱,那一對玉杯是這個宦官從宮中偷出來的,如今事跡敗露,玉杯需要還回去。
鄉(xiāng)紳為大為窘困,因為玉杯已送權(quán)貴,不可能再向權(quán)貴索回。皦生光就建議鄉(xiāng)紳出錢賄賂宦官、衙門官員,或能得以幸免。鄉(xiāng)紳為只有拿出近千兩銀子,以求破財消災(zāi)。日后鄉(xiāng)紳才知道,這只是皦生光的騙局,已經(jīng)無可奈何。
富商包繼志曾經(jīng)委托皦生光代纂詩集,皦生光故意在詩集中放了一首五律,其中有「鄭主乘黃屋」一句,暗示明神宗寵愛的鄭貴妃為自己的兒子奪取皇位,包繼志沒注意便刊刻了詩集。皦生光立即托人訛詐包繼志,說他詩集中有悖逆語,包繼志也只好破財消災(zāi)。皦生光更是膽大包天,又拿著詩集去訛詐鄭貴妃的哥哥鄭國泰,鄭國泰也只好出錢了事。
萬歷三十一年(1603年)十一月十一日,內(nèi)閣大學(xué)士朱賡在家門口發(fā)現(xiàn)了一份題為《續(xù)憂危竑議》的揭帖,指責(zé)鄭貴妃意圖廢太子,冊立自己的兒子為太子,震驚朝野的第二次妖書案暴發(fā)。十日后,皦生光由于之前的劣跡也被懷疑,被東廠逮捕。皦生光在受盡折磨后,被凌遲處死,家屬發(fā)配邊疆充軍。皦生光成了第二次妖書案的替罪羊。
21、
燕昭王信任樂毅,是君臣間的一段佳話。但如果我嘗試從陰謀論的角度來揣摩用意,燕昭王則是在玩「道德綁架」的高招。劉備臨終托孤時所說的「若其不才,君可自取」,也可如此解讀。
樂毅帶領(lǐng)燕軍攻打齊國,齊國幾乎滅亡,只剩下莒和即墨兩座城池。但新任即墨城城守田單相當(dāng)聰明,故而樂毅五年都無法攻下即墨。燕國有大臣就到燕昭王面前詆毀樂毅,認為樂毅是故意不攻下最后兩城的,是想倚仗兵威來收服齊國人心,以自己稱王。
第二天,燕昭王設(shè)置盛大酒宴,當(dāng)著燕國眾大臣的面,下令處死挑撥離間的人。并且當(dāng)眾表態(tài),如果樂毅真的占齊國自立為王,他也很高興。燕昭王又賞賜樂毅妻子以王后服飾,賞賜他的兒子以王子服飾,配備君王車駕乘馬,及上百輛屬車,派宰相侍奉樂毅妻兒送到樂毅那里,立樂毅為齊王。樂毅十分惶恐,不敢接受,一再拜謝,寫下辭書,并宣誓以死效忠燕王。
無論樂毅的內(nèi)心真實想法倒底如何,在燕昭王如此厚愛之下,樂毅也不能稱齊王了。如果真同意,樂毅將受盡世人鄙夷。自比樂毅的諸葛亮在劉備床前也是如此,哭著拒絕是唯一選擇。
22、
安史之亂中,投降安祿山的令狐潮率兵包圍雍丘。張巡堅守雍丘四十余天,城中的箭已經(jīng)用盡。張巡就命令士卒用稻草扎成一千多草人,給他們穿上黑衣服,夜晚用繩子放到城下,令狐潮的軍隊爭相射擊,很久以后才知道是草人,張巡就這樣智取箭數(shù)十萬支。
過了幾日,張巡又用繩子把人放下城頭,叛軍大笑,還以為是草人,不加防備。張巡于是用五百名敢死之士襲擊叛軍的大營,令狐潮的軍隊頓時大亂,燒掉營壘而逃。
23、
鄭桓公準(zhǔn)備襲擊鄶國時,先打聽鄶國有哪些豪杰、良臣和明智果斷的人士。全部記下他們的名字,選擇鄶國好的田地寫在他們名下表示已通賄賂,又在他們名下寫上官爵名稱表示已被收買。然后假裝在外城門外設(shè)了壇場,把有關(guān)記錄掩埋在下面,灑上雞和豬的血來加以祭祀,像結(jié)盟似的。
鄶君相信了這些假證據(jù),因而殺了全部良臣。鄭桓公偷襲鄶國時,鄶國已經(jīng)沒有可用之材了。鄭桓公的兒子鄭武公最終徹底滅亡鄶國。
24、
日本的豐臣秀吉出生于一個貧苦農(nóng)家,功成名就后仍有強烈的自卑感。
豐臣秀吉晚年讓書記撰寫自傳《關(guān)白任官記》時,宣稱自己的母親大政所是中納言公卿的女兒,因父親的身份得以成為后奈良天皇的宮女,因此懷孕,回到尾張國后生下自己。
古今中外,成功人士總喜歡往自己家世上貼金。但像豐臣秀吉這樣為了編故事,不惜給自己親爹戴綠帽的,也真是罕見。
25、
明朝有一文化人俞安期(字羨長、或羨章),知道當(dāng)時的盜版(翻刻)相當(dāng)嚴(yán)重。在出版自己的著作《唐類函》前,俞安期就直接一狀告到官府,假稱他的新書出版后,剛用車載往他處時遭盜匪劫走,希望官府派吏卒緝捕盜匪,他并且出錢懸賞緝捕盜書賊。這件事轟動一時,結(jié)果使《唐類函》大為暢銷,而且也沒有書局再敢翻刻。
26、
《夢溪筆談》里有一篇《賣卜之術(shù)》:
科舉考試期間,來到汴梁的全國考生,都會熱衷去占個卜,看看自己是否會中舉。
有一批卜卦者,凡是考生來問,他們就會說「必定會考中」。愛聽好話的考生自然競相前去他們那里占卜,這批卜卦者因此能發(fā)一筆財。
另一批卜卦者,凡是考生來問,他們就會說「不能考中」。這話雖然不好聽,但因為按照制度,本來就只有不到十分之三的考生能中舉。所以他們的結(jié)果恰恰是更「正確」的結(jié)果,考生即使不中舉也會覺得卜卦者確有本事,下回科舉一定找他們。
27、
《子不語》里有一篇《奇騙》:
金陵有個老頭,來到北門橋邊的一家錢鋪換錢,他故意在銀子的成色上斤斤計較,拖延時間。一個少年來了,自稱「他兒子的同事」,把一封信和銀子遞給老頭。老頭裝做老眼昏花看不清,讓店主來看信。店主一看,「老頭的兒子」在信里說,隨信帶來紋銀十兩。老頭讓店主稱那綻銀子,店主發(fā)現(xiàn)這綻銀卻是十一兩三錢,店主心生貪念,就沒有說實話。而是把那綻銀按照當(dāng)天的牌價,換了銅板9000文給老頭。
老頭走后,另外一個客人才告訴店主,這老頭是個老騙子,也是自己的鄰居。自己知道他的伎倆,只是當(dāng)面不方便拆穿。店主趕緊拿來剪刀,把銀錠剪斷,果然只是包著的外皮的鉛芯而已。店主一再請求,又答應(yīng)付給客人三兩銀子做酬謝,客人才勉強同意帶他去找老騙子。
客人帶店主找到老騙子喝酒的地方,自己就離開了。店主一看到老騙子,就氣不打一處來,沖動地上前直接動手打老騙子。周圍不明真相的群眾,以為店主在欺負老年人,氣憤地問店主打人的原因。店主告訴周圍人,老頭騙了他9000文錢。老騙子卻面不改色,讓店主拿銀子出來看看。
店主把假銀子拿出來,老騙子哈哈大笑:「我兒子是寄給我十兩紋銀,你這銀子明顯超重,不是我那一綻?!怪車娜苏襾砭频甑奶扈?,稱了假銀子是十一兩三錢,馬上對老騙子深信不疑,一起把店主群毆了一頓。店主無奈,只得帶著傷回去了。
28、
宋仁宗時期,范仲淹、富弼、歐陽修等官員開展起「慶歷新政」改革。國子監(jiān)官員石介非常贊同這次變革,大力贊美革新派,指責(zé)反對革新的夏竦等人為大奸。
夏竦為了打擊革新派,命家中一婢女平時摹仿石介筆跡,練到能以假亂真的程度。石介寫了一封信給富弼,要富弼「行伊周之事」,是期盼他和當(dāng)朝諸公像伊尹、周公那樣盡心輔助皇室。而夏竦將這封信弄到手,讓婢女把「行伊周之事」改成「行伊霍之事」,話的意思就變成期望富弼等人要像伊尹、霍光那樣廢立皇帝。夏竦還偽造了石介為富弼所撰寫的廢立詔書,秘奏仁宗。
仁宗雖不相信,但范仲淹等人惶恐不安,各自自請出外任職以避嫌。幾個月后,變法改革的主要人物全被逐出朝廷,慶歷新政徹底失敗。
29、
唐朝末年,淮南節(jié)度使高駢迷信一個神棍呂用之。高駢完全被呂用之玩弄于股掌之間,成日不見外人只想修道成仙。淮南的軍政事務(wù)都由呂用之實際控制,呂用之做盡惡事。
高駢的侄兒左驍衛(wèi)大將軍高澞秘密找到伯父,呈交二十多篇狀紙,記錄著呂用之的罪行,哭著求伯父早日醒悟除掉呂用之,否則高氏家族遲早滅亡。已經(jīng)被洗腦的高駢不太相信侄兒的話,但還是第二天把狀紙給呂用之看。呂用之面不改色地拿出幾封信,說:「四十郎(高澞的排行)曾因手頭拮據(jù)找我借錢,但我沒有答應(yīng),所以他對我懷恨在心?!垢唏壱豢磶追庑哦际歉邼牡淖舟E,非常生氣,把高澞流放去了舒州。
《資治通鑒》里并沒有詳細解釋「高澞親筆信」是怎么回事。但按合理的邏輯來推理,高澞不太可能向自己厭惡的呂用之寫信借錢,更不會蠢到明知自己向呂用之寫過借錢信仍然自己親自遞狀紙(可以指使別人遞狀紙,自己不出面)。這信是呂用之偽造的可能性較大。
30、
在皇位繼承人的選擇上,道光帝更中意有才干的六子奕欣,而不是平庸的四子奕詝。奕詝的老師杜受田頗有心機,從旁指點奕詝如何避開自己的短處。
有一次在南苑狩獵,所有的皇子都跟隨。六子奕欣獵到的獵物是最多的,四子奕詝一箭也沒發(fā),道光帝很疑惑,奕詝回答到:「這正是初春時節(jié),鳥獸都在繁育中,我不忍心殺生來破壞自然和諧?!沟拦獾酆芨吲d,于是秘密敲定了奕詝為繼承人。道光帝去世后,奕詝繼位成為咸豐帝,奕欣遺憾地只成為恭親王。
31、
漢元帝時期有一佞臣叫石顯,深得漢元帝信任,在朝廷里專權(quán)。石顯知道大臣們都想彈劾他的罪行,就想了一招來迷惑漢元帝。
石顯到各官署處征收點財物,石顯事先告訴元帝,回宮的時候肯定宮門已經(jīng)關(guān)閉了,請求持詔讓官吏開門。漢元帝答應(yīng)了,石顯就故意拖延到宮門關(guān)閉時才回來,告訴守門士兵自己是得到皇帝詔令而能開宮門夜歸的。
大臣們不知內(nèi)情,有人上書控告石顯「假稱有詔開宮門」一事,元帝看了,笑著把控告信直接給石顯看。石顯順勢一把鼻涕一把淚地哭訴大臣們是如何如何嫉妒他的受寵,是如何如何地陷害他。漢元帝因此深深同情石顯,對他越來越信任。
少年曹操也是用類似的方法,使父親曹嵩不再相信叔父的告狀的。
32、
宋仁宗時期,有一個男子冷青宣稱自己的母親是宮女,被寵幸后放出宮嫁給平民冷緒,然后生下他來,他是宋仁宗的私生子。此事若為真,冷青不只會得到一個王爺?shù)牡匚?,而是會得到整個天下。因為因為宋仁宗生的兒女總是多夭折,公主還剩下幾個,但成年兒子是一個都沒有。
開封府推官韓絳詳查此事,結(jié)果發(fā)現(xiàn)冷青的母親確實曾在宮里做過事,不過她可是離宮嫁人后先生一個女兒,再生出冷青來的。冷青的姐姐還有可能與宋仁宗有血緣,冷青是不可能的。冷青最后被處死棄市,假冒皇子案偵破。
(更多假冒皇室成員的事例請參看:什么山寨貨曾讓你震驚? - 凡爾禮的回答)
33、
陳述古在建州浦城當(dāng)知縣時,有富人丟失了東西,抓到一些嫌疑人。陳述古騙他們說:「有個廟里有一口神鐘,能辯認盜賊,特別靈驗?!龟愂龉排扇税涯强阽娞У焦偈鸷箝w,讓嫌疑人都站在鐘前,告訴他們:「沒有偷東西的人摸這口鐘,鐘不響,偷了東西的人一摸鐘,鐘就會響。」
陳述古用帳子把鐘圍起來,偷偷讓人用墨涂鐘。然后帶領(lǐng)嫌疑人一個個把手伸進帷帳里去摸鐘,出來就檢驗他們的手,其他人手上都染上墨汁,只有一人手上干凈。陳述古馬上對此人審訊,這個果然是真正的小偷。因為他心里有鬼,所以不敢去摸鐘。
34、
在一次戰(zhàn)斗中,宇文泰的馬被箭射中,受到驚嚇而狂奔。宇文泰因此摔在地上,而敵方的士兵已經(jīng)走近,跟隨宇文泰作戰(zhàn)的李穆急中生智,拿起鞭子就抽打宇文泰:「下作的小兵!你的主公在哪里,你要獨獨留在此地?」
敵方士兵根本想不到有人敢拿鞭子打自己的上級,以為宇文泰真是一個小兵,就匆匆走過,去追捕真正的「宇文泰」去了。李穆趕緊把自己的馬讓給宇文泰,兩人沖破重圍。之后宇文泰和李穆相對而泣,宇文泰回頭對近臣們說:「能成就我大業(yè)的,就是這個人!」
35、
特別指出,歷史上最大的一個騙局便是史書。在權(quán)力的游戲里,「史書修撰權(quán)」是勝利方相當(dāng)重視的一項權(quán)力。有了史書這個宣傳工具,勝利方可以盡情將自己描繪得正義無辜,可以盡情將敵方描繪得邪惡愚蠢。比如唐太宗李世民篡改唐朝國史,以抹黑李建成李元吉,堪稱教科書式的改史。后朝對前朝的抹黑,當(dāng)權(quán)者對誅滅者的抹黑,都相當(dāng)普遍。
通過多份史料的對比,或是對不合邏輯不合常理史料的分析,我們能在一定程度上還原真相。
比如:
①《尚書》里有著部落首領(lǐng)堯高明大義,自愿禪位給賢德的舜的記載。也有商朝元老伊尹流放昏庸的君主太甲,三年后伊尹得知太甲已經(jīng)悔過自新,再把太甲迎回王位的記載。
但是西晉時期由于魏王墓盜墓事故,魏國史書被發(fā)現(xiàn)了,后稱《竹書紀(jì)年》?!吨駮o(jì)年》記載的卻是舜和伊尹并非圣人,而都是篡位者(舜囚堯于平陽,取之帝位;伊尹放太甲于桐而自立也)。
②《史記》里有記載秦始皇贏政之母曾是呂不韋的姬妾,呂不韋將已懷孕的趙姬送給落魄公子異人,所以秦始皇贏政其實是呂不韋的私生子。
這個故事本就由于過于傳奇而備受懷疑,而且司馬遷本人似乎也在用曲筆來悍衛(wèi)史官的原則。同一本《史記》里,記載子楚的夫人是趙國的豪家女,家族強大到可以保護她和贏政不被趙國殺害。如此出身的趙姬怎么會是呂不韋的一個歌姬?而且《史記》明確記載她是「大期」生下贏政的,「大期」有兩種解釋,一種是十個月,另一種是十二個月。所以贏政不可能是呂不韋的兒子,甚至贏政生母倒底是不是呂不韋以前的姬妾也存疑。司馬遷會有這前后明顯矛盾的記載,可能是無法拒絕西漢政府的授意,只有用曲筆提醒讀者。
③除了秦始皇身世不明的記載外,《史記》里「沙丘之變」的記載,也會讓后人覺得劉邦坐上皇位特別合理。 因為秦二世胡亥是篡位者,與奸臣合謀殺兄,活該被推翻。
但「沙丘之變」這段史料有這樣的疑點:趙高李斯在沙丘「密謀改詔」的對話應(yīng)該是絕密的,竟然能在《史記》里清清楚楚地記錄下來?除此以外,秦始皇讓扶蘇去邊境監(jiān)督蒙恬軍隊,可能已反映出秦始皇無意傳位給扶蘇,因為古代有「太子不將兵」的傳統(tǒng)。北大得到的一批竹簡內(nèi)有《趙正書》,可能為六國貴族后裔所作,記載秦始皇確實是傳位給胡亥的。
④呂太后死后,功臣派連合劉氏皇族,宣稱呂氏家族預(yù)謀作亂,將呂氏家族無論老幼誅殺干凈,又宣稱漢惠帝留下的四個兒子都不是他親生的,是呂后從外面找來的小孩,以此為借口謀立新皇帝,之后殺掉漢惠帝四子。
但根據(jù)《史記》里所記載呂氏子弟的行動,呂氏家族不像是在預(yù)謀作亂,呂祿還自愿把兵權(quán)交給周勃。漢惠帝前后有過六個兒子,若漢惠帝無生育能力,呂太后也沒有必要拿六個民間小孩來充當(dāng)皇子。
⑤《隋書》里記載楊廣趁著隋文帝病重將逝,寫信給楊素請教如何登基,回信卻誤送到隋文帝手上,令隋文帝相當(dāng)不高興。這時楊廣又調(diào)戲庶母宣華夫人,宣華夫人告狀后隋文帝準(zhǔn)備復(fù)立楊勇,卻被楊廣得知而殺害。給楊素寫信這段,不知出處在哪。調(diào)戲庶母的記載取材自野史《大業(yè)略記》,事件原本的主角是容華夫人蔡氏。
就算不論《大業(yè)略記》是可信度低的野史,這段記載在邏輯上也存在很大漏洞。隋文帝生前最后幾月已經(jīng)病危,死前四天就與百官握手話別,還召見了何稠來辦自己的后事。已經(jīng)35歲相當(dāng)成熟的楊廣,何必在這臨門一腳自毀長城?像個市井流氓一樣饑渴,直接動手調(diào)戲蔡夫人?隋文帝臨終前,楊廣作為太子,楊素作為重臣,兩人都要在宮里處理事務(wù)。這么近的距離,楊廣和楊素為什么要寫信來商量事情?這樣的機密信,送信人為什么會犯送錯對象這樣的低級錯誤?
⑥《宋書》記載宋明帝劉彧因為生不出兒子,就把兄弟的懷孕姬妾都帶進宮,一生下男孩就殺掉生母,讓自己的妃嬪撫養(yǎng)這些男孩作為自己的兒子。但這種說法被史學(xué)家呂思勉懷疑,呂思勉認為這是《宋書》作者沈約為了迎合當(dāng)時南齊皇帝所捏造出來的。
⑦唐朝國史記載李世民在李淵起兵反隋中起到了決定性作用,而且戰(zhàn)功赫赫。唐朝建立后李建成和李元吉一再迫害李世民,想用胡馬摔死他,又用毒酒毒害他。李世民是忍無可忍的情況下,才發(fā)動玄武門之變的。
但溫大雅的《大唐創(chuàng)業(yè)起居注》證明太原起兵本來就是李淵的主意,李建成也在反隋過程里貢獻頗多。李世民的戰(zhàn)功也有疑問,比如《舊唐書》和《新唐書》的一處矛盾,就暴露了李世民有把平陽公主和柴紹的戰(zhàn)功記在自己的名下。國史所記載的李世民在胡馬上躍了三次也不下馬,李世民喝了毒酒吐血數(shù)升也沒被毒死。情節(jié)上實在太不合常理,應(yīng)為虛構(gòu)。
⑧宋太祖趙匡胤突然去世,他的兒子都沒能繼承皇位,卻由他的弟弟趙光義繼位,成為宋太宗。《宋史》里說這是因為兩人的母親杜太后從大局出發(fā),臨終前讓趙匡胤同意將來傳位給趙光義,以保宋朝江山穩(wěn)固,召來由宰相趙普動筆寫好誓書,藏在金匱里。
宋仁宗時期的僧人文瑩寫的《續(xù)湘山野錄》,收錄了燭影斧聲的說法,暗示宋太宗謀害宋太祖。宋哲宗時期的宰相司馬光在《涑水紀(jì)聞》里既保留了「金匱之盟」的說法,又記載了官史不錄的新史料:宋太祖死亡的那天凌晨,年輕的宋皇后是讓宦官王繼恩把繼子趙德芳叫進宮里來繼位的,王繼恩卻出賣了宋皇后,把趙光義帶來宮里。宋皇后一個女流之輩,驚訝之余只得承認趙光義是新君,求趙光義日后放過自己和兩個繼子。如今史學(xué)界多懷疑宋太宗繼位合法性。
⑨一提起袁崇煥,人們都知道他「忠君愛國,但因清政府施反間計,被昏庸的崇禎帝冤殺」。實際上這種形象是清朝政府一再推崇,大力宣傳的結(jié)果。
真實的情況是,袁崇煥被處決的一大罪就是擅自誅殺明將毛文龍,自毀明軍的遼東沿海防線,真實動機令人懷疑。朱舜水、徐石麒、孫承宗等明朝官員都不認為袁崇煥是無辜的。所謂太監(jiān)被清軍利用行使反間計的記載,沒有可信度。
(拓展閱讀:袁崇煥是怎樣走上神壇的?——民間起義:草根研究者炮轟閻崇年系列之三;
袁崇煥是不是“含冤而死”?——民間起義:草根研究者炮轟閻崇年系列之五)
⑩《清史稿》記載珍妃是八國聯(lián)軍進北京時,為保貞操而自盡的(帝西狩,妃倉猝不能從,于宮中殉焉)。但在清亡之后,《晚清宮廷生活見聞》、《宮女談往錄》、《我的祖父小德張》幾本書都有引用當(dāng)時宮女太監(jiān)的證詞,是慈禧太后下令太監(jiān)崔玉貴將珍妃丟進井里的。
36、
并州有一婦人在汾水邊洗衣時背對著道路,一個騎馬的人就趁她不備,換上她正要洗的一雙新靴子,把自己的舊靴子留在原地,騎馬揚長而去。
婦人提著舊靴去報案,并州刺史高湝就把全城的老婦人都叫來,宣稱剛發(fā)生一起謀財害命案,騎馬的受害人被盜賊殺害,尸首已經(jīng)面目全非根本認不出臉,只有一雙舊靴子供辨認。偷靴賊的母親認出這是兒子的靴子,哭倒在地上并大呼:「我兒子昨天就是穿這雙舊靴子去妻子家的!」高湝就命人去追捕這位老婦人的兒子,當(dāng)時人都稱高湝明察秋毫。
37、
宋仁宗的宰相張士遜,很厭惡參知政事程琳,也討厭不愿依附自己的御史中丞孔道輔。開封府官吏馮士元犯了罪,牽連到程琳,宋仁宗相當(dāng)不滿,正要讓處理此事。
張士遜就對孔道輔說:「皇上眷顧程公忠厚,今天程公被小人誣告,你應(yīng)該在皇上面前為程公辯解?!箍椎垒o不懷疑張士遜的動機,上朝時就向仁宗表示,程琳罪不重不應(yīng)嚴(yán)懲。仁宗一聽就暴怒,認為孔道輔和程琳已經(jīng)結(jié)成朋黨,把孔道輔貶去鄆州(今山東東平縣)做知府。孔道輔赴鄆州的路上,因為天氣寒冷導(dǎo)致舊病復(fù)發(fā)死亡。
38、
曹魏的江夏太守逯式,兼領(lǐng)當(dāng)?shù)乇R,是孫吳邊境之患,但他與老將文聘的養(yǎng)子文休一向不和。孫吳的陸遜便偽造了一封「陸遜寫給逯式的回信」,虛構(gòu)了這樣的故事:逯式因為與文休積怨頗深,所以已經(jīng)向陸遜寫信表示想投降孫吳,陸遜因此回信與逯式溝通叛逃的具體方案。
陸遜令人把這封假信放在吳魏的邊境上,逯式的士兵拾到信交給逯式。逯式看了很惶恐,親自把妻子兒女送回洛陽。同時信的內(nèi)容也流傳出去,因為逯式確實與文休有仇怨,所以士兵們對此信內(nèi)容深信不疑。部下們再也不愿依附逯式,逯式因此被罷免,孫吳少了一個邊境之患。
39、
《三國演義》里的空城計為虛構(gòu),歷史上的諸葛亮沒有使過空城計。但歷史上多次出演類似的戰(zhàn)術(shù),鄭文公的弟弟叔詹對楚軍使過空城計,曹操對呂布使過空營計……于是我只介紹一個較特別的例子:李廣對匈奴兵的心理戰(zhàn)。
有一次,李廣帶著一支只有百人的小隊伍去偵查敵情,卻正面遇上數(shù)千匈奴騎兵。匈奴兵馬上上山布陣,李廣的一百騎兵很害怕想撤離,但李廣分析到:以現(xiàn)在的兵力懸殊,只要他們一返身逃跑馬上會被數(shù)千匈奴兵全部殲滅。還不如冷靜地留在原地,匈奴兵反而會摸不清形勢,以為他們是數(shù)萬漢軍前的一支誘敵小隊,不敢主動出擊。
李廣帶著百名騎兵,向著匈奴兵還繼續(xù)向前行進了一段距離,直到離匈奴陣地還有大約二里的地方才停下來。李廣命令騎兵們?nèi)w解馬鞍,放開馬,隨便躺臥。有一個匈奴兵將領(lǐng)出陣來監(jiān)護他的士兵,李廣帶著十幾名騎兵騎上馬上前將其射殺,然后繼續(xù)回到原地休整。而數(shù)千匈奴兵始終不敢冒然上前進攻李廣等百人,此時本就是黃昏,雙方僵持了許久天就黑了。匈奴兵害怕天黑更容易被「數(shù)萬漢軍」攻擊,于是先行撤退。李廣及百名騎兵,得以安全地回到漢營。
40、
張儀來到楚國,手頭拮據(jù),連張儀的隨從都覺得跟著他沒前途想離開。張儀于是心生一計,去楚懷王那騙生活費。
張儀先去楚懷王那里游說,韓國的兩個屬國鄭國和周國都是出美女的地方,那里的美女都漂亮得如天仙一般,張儀表示愿意替楚懷王去韓國找美女。楚懷王很高興,于是贈送給張儀珍珠、玉器。楚懷王的兩個寵妃南后和鄭袖,害怕楚懷王得到中原美女自己會失寵,就又各自派人找到張儀,給了他金石一千五百斤,名為車馬費,實則暗示張儀不要帶中原美女回來。
臨行之時,張儀提出與楚懷王飲酒一番。楚懷王設(shè)宴,酒至半酣,張儀又提出再邀集懷王左右親近一起喝,楚懷王就又將南后和鄭袖叫來宴席。張儀故作驚訝,跪在地上向楚懷王請罪,表示自己走遍天下,從未見過南后和鄭袖這樣的美女,自己實在是無法找到比她倆更美的美女來了。楚懷王聽著這話也高興,表示不介意:「我本來就認為天下的美女誰也比不上她們兩人?!?/p>
張儀就這樣空手套白狼,明明什么事都沒有做,卻白拿了楚懷王南后鄭袖三人的酬金
安平尚玖絲網(wǎng)制品有限公司
電話:13785858949,18331835471
網(wǎng)址:h3386.cn
主營:道路護欄,京式道路護欄,市政護欄,馬欄,學(xué)校鋅鋼護欄,移動護欄,框架護欄,鋅鋼護欄,鋅鋼柵欄,隔離柵以及球場圍網(wǎng)等護欄網(wǎng)產(chǎn)品
咨詢熱線:
13785858949
(同微信) 趙經(jīng)理
18331835471
(同微信)張經(jīng)理